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華航CI611 班機事故調查事實資料進度更新


資料發布日期 91-10-29
  • facebook
  • twitter
  • line

行政院飛安委員會專案調查小組宣布於今(十)日結束澎湖海域CI611失事班機乘客遺體及殘骸打撈作業,並說明事件調查相關資料。

打撈作業

參與遺體及殘骸偵搜單位有國內海洋研究團隊(包括:海研一號、二號、三號、工研院能資所、漁業署水試一號)、海軍獵雷艦、海軍救難大隊、美國水下測量公司(AUSS)、環球打撈公司(Global Industries)及亞太打撈公司。

各動員單位依本會規劃之區域進行殘骸位置探測,以側掃聲納探出523點位,支援船隻依提供點位以遙控操作載具(ROV)確認出305點。

打撈作業分為五階段:

第一階段:5/28~6/19 ,發現罹難者遺體123人、並發現座艙通話記錄器及飛航記錄器之水下信標。M

第二階段(6/20~7/12):發現主殘骸及機身第48段,並撈獲座艙通話記錄器及飛航資料記錄器。亞太打撈公司撈獲上客艙機身蒙皮、右機翼上方蒙皮、一號及四號引擎,環球打撈公司撈獲駕駛艙、左機翼及前貨艙門,罹難者遺體46人

第三階段(7/13~8/20):撈獲機身第41、42、44段殘骸、二號及三號發動機,少部份機身第46段殘骸,罹難者遺體4人。同時海軍獵雷艦依前設定及新擴增之區域於7/29~8/2及8/9~8/10重新側掃,並發現36新定位點,

第四階段(8/15~9/15):撈獲部分機身第46及48段殘骸,罹難者遺體2人

第 五階段(9/14~10/18):漁船拖網作業包括:區域規劃、船隻選擇、船隻定位與管制系統、打撈區追蹤記錄。本項作業係中科能資所提供技術支援,華航 贊助經費。利用五艘30噸漁船,中科院在船上裝置衛星定位及自動回報系統,以10公尺尼龍網或鋼索網做單次底拖後再以平台船轉運撈起之殘骸。在天候許可 下,採24小時持續作業,拖網區域達21平方公里。共撈獲8木箱中、小型殘骸及4大塊殘骸(包括46段之1960-2100站),並撈獲罹難者部份遺體四 具。

殘骸後送

撈起之殘骸分梯次(包括漁船打撈)運抵並集中置放於空軍桃園基地一號、二號棚廠

專案調查小組工作進度

飛航操作分組

審閱航務手冊、資料、程序、簽派作業及座艙通話記錄,以及訪談與事件組員相關之飛航組員、機隊教師機師、簽派員及其主管、總機師及負責該公司之民航局航務查核員,無異常發現。

航管作業分組

目前所有蒐集到之雷達資料均已與飛航資料記錄資料同步,証實馬公初級雷達資料對失事殘骸分佈區規劃極有助益。

以上為廈門雷達經與我馬公雷達時間同步後之最後三筆數據資料

飛航記錄器(CVR)分組

CVR聲紋分析持續進行中,未來將請英國失事調查局協助提供更新聲紋分析資料庫參考。

註:CVR開始時間06:56:12 UTC (All Radar Time)CVR 結束時間07:28:03 UTC )

FDR開始時間06:56:12 UTC (Radar Time)FDR結束時間07:27:58.9UTC ,依FDR最後資料顯示ALT: 34,573 ft; IAS: 287 kts; Magnetic heading: 230 deg;

機務維修記錄分組

已蒐集到該機維修記錄與機務相關資料共37大箱,持續審查中,包括該機於88.05.25.於香港過境檢查時發現機身768站(47L至47R間)有3/4吋裂縫修補資料 。該機機尾下方蒙皮於69年擦地之修護記錄仍待補齊。

檢視該公司其他B747-200型機之加壓隔框及機翼主樑腐蝕情形,未發現腐蝕情況,檢視現役同型貨機貨艙門及加壓瓣之運作。

訪談華航及民航局機務人員及主管。

於91.09.09.召開高齡機修護評估計劃電話會議,國內參加人員包括本會、民航局、華航、美方當地調查團隊人員(美運安會NTSB、美聯邦總署FAA、波音公司Boeing)。

該機至89.05.25.累計飛航次數為19,447,飛航時數為60,665 小時。原預計於91.11.02.實施 7C Check時執行修護評估計劃

* *

* * 醫學病理/保安分組

醫學病理分組已完成罹難者遺體傷亡狀況分類作業。

保安分組

保安分組迄今仍未發現任何與保安有關之証據。

* 系統分組

撈 起之殘骸編號已達2,223, 本會委託中科院材料試驗所對Item#640C殘骸之檢驗報告中英文版於91.10.18.完成,報告中對疲勞裂縫區域之確定、裂縫起始點、裂縫擴展特徵 與特質均有詳細之陳述。Item#640及其週邊殘骸及與艙壓相關之零組件於91.10.26.運至美波音工程品質實驗室,將由本會、中科院、民航局、華 航人員會同美運安會、航空總署及波音公司人員共同進行材料試驗測試,預計於十一月中旬完成。

* * CI611專案調查小組未來工作計劃

¨ *專案調查小組重新調整為两大組群:(1)航機內(On-Aircraft)之系統組、結構組性能組及(2)航機外 (Off-Aircraft)之資料組、記錄及程序組、組織管理組等六組(組織圖如下)。

¨ 於空軍桃園基地棚廠進行二維重建,預計十一月中旬完成。

¨ 正與中科院航研所進行三維殘骸重建計劃議約。

¨ 進行殘骸之各項檢測作業包括:機身第46段殘骸斷面及分佈、左五號門之破裂及中油箱下主結構體之變形等。

¨ 部份機身第44段、46段、48段與機尾殘骸將進行三維軟體重建工作,將配合實體重建、並結合飛航軌跡、雷達碎片資料及殘骸資料作為航機空中解體順序之模擬與驗證,並可作為未打撈到殘骸區域之航機外型破壞力學分析之應用。

¨ 各分組已開始整理事實報告草案,預計於明(九十二)年四月召開事實報告確認會議,之後展開為期半年之分析工作。於九十二底完成調查報告草案,九十三年五月完成最終調查報告草案,九十三年九月底公布調查報告。


本會將定期於網站上公布與CI611相關之最新事件調查資料。

http://www.asc.gov.tw

聯絡人:飛安官任靜怡

電話:25475200-167

最後異動時間 108-07-30
點閱次數 769次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