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101年度記者聯誼會


資料發布日期 101-12-25
  • facebook
  • twitter
  • line

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於101年12月25日下午舉行年度記者聯誼會,主任委員張有恆博士於會中與大家分享飛安會正式成為獨立機關及本會會史室建置完成等兩件極具意義的事情,並說明本會今年業務之重點。

飛安會已於今年5月20日更名為「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成為一個法制化的獨立機關,這是本會多年來努力的成果,也是政府組改政策支持下完成的,名稱雖然改變,但本質是不變的,本會仍將心懷利他、感恩及謙虛學習的態度,在改善飛航安全崗位上努力不懈。

再者,飛安會建置了一間會史室,雖然本會成立時間不長,但在短短15年間,我們以精簡的人力與經費,成就了許多成果:第一,開了我國獨立調查飛航事 故之先河,在飛安會成立之前,飛航事故從未經過一個獨立、不受干預的調查程序,飛安會做到了,也受到國內外的肯定。第二,在同仁胼手胝足的耕耘下,打造出 亞洲事故調查技術能量最強的調查實驗室。第三,會史室海報上有標示出飛安會歷年所提飛安改善建議成果,我們可以很驕傲的說,在飛安會及航空業界齊心努力改 善下,到今年年底,我國近10年之平均百萬離場全毀事故率降到1.17次,已非常接近世界平均值。這也就是本會設置這間規模雖小卻深具意義會史室的原因, 希望能夠把這些特殊的經驗與成長的過程保存下來。「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張主委希望同仁回首來時路時,莫忘篳路藍縷成立時之艱辛以及為飛安效力的初 衷。

雖然我國的飛安有了長足的進步與提升,但要努力的空間還很多,這一兩年發生數起衝偏出跑道飛航事故,所幸未造成嚴重後果,但飛安會正視到這事件的嚴正性,因此張主委要求同仁就此議題成立專案研究小組,蒐集各國相關資訊,希望能夠做出有貢獻的研究,預防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調查與研究其實是一體兩面的,因為事先針對某些重要議題做研究,確實可以達到防患於未然的效果,所以張主委接掌飛安會後,期許同仁如果行有餘力,可 以就調查所得經驗做一些研究計畫,今年度除了航空器衝偏出跑道專題,尚有機場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系統、海峽兩岸飛航事故類的名詞對照(希望能夠增加彼此用 語上的了解)等研究,這些研究成果會在每年舉辦的資訊交流研討會上發表,與航空業界的朋友分享。此外,飛安會以歐盟飛安資料庫系統(ECCAIRS)為架 構,建置了我國的飛航事故資料庫,進行資料的蒐集、分析及統計。這套資料庫將於明年1月1日開放網路版供業界及一般民眾查詢,以達安全資訊交流目的。

張主委除了鼓勵飛安會的同仁做研究,也於明年初即將出刊的航空運輸管理期刊上發表了一篇「台灣航空器事故形態分析」論文。主要以我國民航局及飛安會 過去27年中有關失事及重大意外事件為參考資料,並依據國際民航組織事故分類方式加以分析。目的在了解我國過去事故發生的主要因素及類型,希望做為日後改 善我國飛航安全之參考。

論文分析總結,是依據ICAO分類分析這27年事故資料,計有兩項重點:第一,航空器於起飛及落地、地面操作、航空器積冰或遭遇亂流等,是影響事故 發生的重要因素。第二,可操控撞地、系統/組件失效或故障,對造成人員死亡有極大影響。張主委希望藉以拋轉引玉,不管是政府機關、民航界、學術界甚至新聞 媒體,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己之能,為我國的飛航安全盡一份力量,真的讓大家飛得更安全。

張主委並與在座的媒體朋友分享了一點與業務似乎無關,其實息息相關的人生哲學,並致贈大家微笑標章,“今天你微笑了嗎?”就是要提醒大家一個簡單的 微笑,可以使您的周遭充滿“利他磁場”。張主委曾提到飛安會要常存“利他”的心;因為我們現在是處在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環境中,別人好,我們才會好。長存著 屏除自私自利,把別人當成自己,同甘共苦的念力過每一天,定能成就一個充滿感恩以及快樂的人生。金融風暴影響不了我們,世界末日侵犯不了我們,因為我們被 包圍在強大的利他善念磁場中。

最後,張主委期許大家都能帶著微笑過每一天,成就自己,也成就他人!

本會聯絡人:工程師 劉震苑
email:sherry@asc.gov.tw
Tel: 89127388-330 

最後異動時間 108-07-30
點閱次數 598次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