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復興航空公司GE235班機飛航事故進度報告(二)


資料發布日期 104-02-06
  • facebook
  • twitter
  • line

民國104年2月4日復興航空公司一架ATR 72-600型機,國籍標誌及登記號碼B-22816,班機編號GE 235航班,於1051時由松山機場起飛執行載客任務,機上載有飛航組員2人、觀察員1人、客艙組員2人、乘客53人,共計58人。該機於松山機場起飛後墜入基隆河。依據空難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於本日發布之最新資訊,目前死亡人數為35人,尚有8人未尋獲。

本會於2月4日接獲交通部民用航空局通報後,立即組成GE235專案調查小組前往事故現場。調查組織成員包括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復興航空公司、法國失事調查局BEA、航空器製造公司ATR、加拿大事故調查局TSB、加拿大交通部及PWC發動機製造公司PWC等計約38人。GE235專案小組分為飛航操作、適航維修、殘骸、紀錄器、生還因素、航管/氣象等六個分組等共計38人。

本案紀錄器分組已於2月4日取得座艙語音紀錄器及飛航資料紀錄器,連夜完成紀錄器資料下載、時間同步及解讀(該機座艙語音紀錄器(CVR)具備2小時記錄能力,固態式飛航資料紀錄器(Solid-State Flight Data Recorder, SSFDR),共記錄約750項參數;已打撈上岸殘骸於已完成定位及結構損壞評估記錄後,包括漂流及散落殘骸集中安置於空軍松山基地指揮部;其他各分組調查進度已公布於本案前調查進度新聞稿。

本會於綜整迄今各調查分組現場調查已蒐集之初步事實資料,摘錄座艙語音紀錄器及飛航資料紀錄器內容,於本(6)日召開復興航空GE235飛航事故調查進度說明會。本案主任調查官於本次進度說明會議中強調飛安會對飛航事故之調查,旨在避免類似飛航事故之再發生,不以處分或追究責任為目的,並概要說明飛航事故調查作業流程及GE235事故調查之時程規畫。

GE235班機於臺北時間1051:13時獲松山塔臺頒發起飛許可,起飛後並於1052:33.8時接獲塔臺請求連繫臺北近場臺。近五秒後(1052:38.3時),駕駛艙出現2號發動機異常訊息及主警告聲響,組員隨即於1052:43.0時提及將一號發動機油門收回,並約在1053:00時開始討論發動機熄火程序。約六秒後(1053:06.4時),飛航組員再次提及收回一號發動機油門,並確認二號發動機熄火。1053:09.9時,駕駛艙第一次出現失速警告聲響;1053:19.6時,組員提及一號發動機已經順槳並斷油,約兩秒後再次出現失速警告聲響。飛航組員於1053:34.9時向松山塔台呼叫mayday並告知engine flameout。1054:09.2時,組員多次呼叫重新開車。1054:34.4時駕駛艙出現第二次主要警告聲響,0.4秒後紀錄器錄到不明聲響,飛航紀錄器於1054:36.6時停止記錄。

本資料為初步資訊,調查中若有修正將於調查報告中呈現。

有關該事故相關資料將視調查進度適時更新於本會網站。

 

 

本會聯絡人

工程師 劉震苑

Tel: 89127388-330

Email:sherry@asc.gov.tw

最後異動時間 108-07-30
點閱次數 1953次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