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飛航紀錄器解讀及分析系統技術移轉」國際合作協議書簽署儀式


資料發布日期 104-10-08
  • facebook
  • twitter
  • line

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以下簡稱飛安會)與美商雷神公司簽署引進「飛航紀錄器解讀及分析系統」技術「國際合作協議書」簽署儀式,於民國104年10月8日(四)下午13:00~14:00時,假經濟部工業局2樓第1會議室舉行。

飛安會約於四、五年前向經濟部工業局提出「飛航紀錄器解讀及分析系統技術移轉」-工業合作計畫,由於這項客製化飛安訓練課程及飛航紀錄器分析之技術轉移在國際上是前所未有,致推動過程十分艱辛。直至兩年前,國外工合承商美商雷神公司始同意整合加拿大Plane Sciences公司(PSI)相關技術與資源,並共同合作參與規劃本案,PSI公司資深員工多來自加拿大運輸安全委員會(TSB),不僅長期參與北美地區飛航事故調查及技術研發等工作,亦富有國際民航組織飛航紀錄器相關立法之豐富經驗,相信對飛安會在飛航紀錄器解讀及分析系統技術能量上定有實質之助益與提升。

PSI公司將提供完整且務實的訓練課程予本項工業合作計畫參與單位,包括:飛安會、民航局、陸/海/空軍、長榮、復興、威航及遠東航空公司等,主要課程為:國際民航公約第13號附約(ICAO ANNEX 13)事故調查程序與案例、飛航紀錄器之解讀與分析、多重資料整合與衝出跑道事故調查重點。最核心的技術轉移項目為新式飛航紀錄器的分析應用,以及損壞飛航紀錄器的處理及技術與經驗方面的分享等。

此計畫完訓後將促進我國航空工業邁入一新里程碑,不但能提升我國飛安人員對飛航資料分析及風險識別能力,亦可大幅縮短飛安會解讀飛航紀錄器的時間,俾利於儘速找出飛航事故之真正原因。

藉由本次國際合作協議之簽署,期能開拓我國未來在飛航安全方面與國際接軌之合作契機,並進一步提升我國整體飛航安全品質與良好國際形象。


本會聯絡人:
副飛安調查官 官文霖
E-mailmichael@asc.gov.tw
Tel89127388-666
工程師 劉震苑
E-mailsherry@asc.gov.tw
Tel89127388-330

最後異動時間 108-07-30
點閱次數 740次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