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舉行「精進海上空難調查技術」工作坊


資料發布日期 105-11-11
  • facebook
  • twitter
  • line

飛安會主任委員黃煌煇博士於開幕致詞時表示,大家都不希望發生海上空難,但一旦發生時,如何掌握黃金時間儘速執行救難與打撈,是最重要的任務。飛安會成立18年多以來,雖曾在民國91年主導兩件大型海上空難調查與飛航紀錄器水下偵蒐的經驗,但依近年馬航MH 370及印尼亞洲航空8501海上空難所動員之大量人力、物力,都不是一個國家的單一政府部門所能勝任,需透過跨部門及跨國資源整合,才能標定事故熱區展開救援,並迅速找到黑盒子及關鍵殘骸。今天藉這個工作坊的場合,由國內各界在完善飛安會海上空難之事故調查資源整合,及精進海上空難飛航紀錄器偵搜打撈等議題廣泛地交換意見,進而達到讓飛安會在海上飛航事故調查技術得以再次提升的目的。

黃主委另強調,飛安會在今年4月時與中華民國海洋及水下技術協會(海下協會)簽訂了合作協議書,就精進我國飛航事故海上調查作業技術,與促進學術界與政府機關的合作,立下良好合作的典範,今天的這個工作坊就是雙方合作的第一個成果。希望透過各項的資訊交流及經驗分享,以及海下協會專家的專業經驗,讓飛安會在海上飛航事故調查技術上能夠更加精進,並吸取產、學界最新的研發技術作為日後努力的目標。

本次工作坊除了請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行政院國家搜救指揮中心、新北市救難協會、國內學界與飛安會技術人員專人提報之外,並由國內產、官、學界分別針對我國海上空難應變機制、歷年海上空難調查之經驗、飛航紀錄器水下定位與打撈、與國際近期案例等主要議題提供與談意見與經驗分享。

黃主委最後要感謝海下協會、本次工作坊之協辦單位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與國搜中心的協助,以及所有主講人、與談人的投入,讓此次研討會得以順利舉辦,更感謝所有與會貴賓的參與。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讓飛安會的調查技術能夠更成熟進步!

 

 

本會聯絡人:工程師 劉震苑
連絡電話:02-89127388 分機330
電子郵件:sherry@asc.gov.tw

相關圖片

最後異動時間 108-07-30
點閱次數 967次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