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105年年度記者聯誼會
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於105年12月27日中午舉行年度記者聯誼會,主任委員黃煌煇博士於會中與大家分享近年我國飛安趨勢分析,及說明飛安會今年業務之重點。
飛安會於今年先後發布了GE222與GE235兩件重大飛航事故調查報告,兩報告結論中皆點出組員遵守飛航程序的相關問題,因此黃主委強調如何加強組員遵守程序、人員教育訓練、組織管理,及民航主管機關之監理都是未來亟需強化的重點。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在飛機上,陸續發生兩起行動電源在充電手機時起火的案件,這兩案雖未造成人員傷亡,或航機的毀損,但其影響層面卻不容小覷。現在人人有手機,如在航程中不慎起火,對飛安絕對是一大隱憂。所以黃主委要求飛安會同仁對這兩起飛航事故應審慎調查,分析關鍵風險因子,以期提出如何降低風險之改善建議。
黃主委表示,預防永遠勝於事後調查。近年來,飛安會除了執行飛航事故調查,更以前瞻性的作法,透過主動預防與研究,加強改善建議之列管機制,並進行建置飛航事故肇因分析系統之研究,在事故發生前,即積極主動地防患於未然;106年也將持續執行各項飛安相關研究,希望這些研究成果對提升我國飛安及調查品質能有具體貢獻。
此外,飛安會一直致力於民航相關產官學界之合作,期能藉由各界的專業與資源,提升調查效能。黃主委指出,發生在水上的空難是最難調查,所需之技術與資源也相對大。國際間近年來就發生數起海上空難,其困難度之大是有目共睹的。有鑑於此,飛安會在今年4月26日與「中華民國海洋及水下技術協會」簽署合作協議書,這對飛安會水下偵搜及海上調查作業的技術將是一大邁進。
依據今年飛安會所作的飛安趨勢分析,近10年來(95年至104年),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渦輪噴射定翼機平均全毀事故率,由10年前的每百萬離場3.18次降至0.58次,已低於全球平均之0.7次;惟渦輪螺旋槳定翼機近10年平均事故率,因為受到前面所說兩起重大事故影響,由零次升高至3.09次/百萬離場,高於全球平均值1.76次。這當然不是大家樂見的結果,但黃主委對民航界有信心,表示只要肯用心,針對缺失做修正,飛安一定會大幅改善而且提升的。
飛航安全攸關社會大眾的福祉,絕不容許有一絲一毫的折扣。所以黃主委要求同仁一定要以最嚴謹態度執行調查,也要求飛安會要不斷充實自己,並與民航各界緊密合作。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確實達到提升飛航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及財產的目的。
本會聯絡人:工程師 劉震苑
email:sherry@asc.gov.tw
Tel: 89127388-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