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106年年度記者聯誼會


資料發布日期 106-12-26
  • facebook
  • twitter
  • line

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於106年12月26日中午舉行年度記者聯誼會,主任委員黃煌煇博士於會中與大家分享近年我國飛安趨勢分析,及說明飛安會今年業務之重點。

黃主委接任飛安會的兩年期間,飛安會完成了幾件受到矚目的調查案件,這些案件的調查報告及具體的飛安改善建議,讓國內民航界正視遵守標準操作程序、精進訓練及提升安全管理系統的重要性。目前飛安會的調查案,尚有9件在調查中,大家較關心的凌天航空事故案,已於106年10月23日公布「事實資料報告」,預計於107年年中公布調查報告。

至於我國的飛安狀況,從10年飛航事故(2007~2016)之趨勢統計可以看出,大型的渦輪噴射機之飛航事故率,在民航各界的努力下,已逐年下降;渦輪螺旋槳飛機則因兩件全毀事故,導致事故率上升。此外亦發現,國籍普通航空業在2014年及2015年中分別發生了4次及3次之飛航事故,幾乎佔近期飛航事故案件數六成。所以無論是渦輪螺旋槳,還是普通航空業的事故率趨勢,都應該重視與警惕。

此外,遙控無人機的使用日趨活躍,對飛航安全及大眾安全的影響不容小覷。飛安會正在配合民航法的修法及參考國際間相關的法規,修正飛航事故調查法。

除了調查業務,飛安會一直在從事飛安相關議題的研究。因為事故往往肇因於一些被忽視之不安全作為,若能主動發現及評估風險,可有效降低風險。飛安會成立近20年,調查了相當多的事故案,也累積了相當多的調查經驗。如能把這些經驗,結合飛安相關資訊,做出深入的探討與研究,對飛安一定有某種程度的貢獻。所以我們的同仁,每年均針對重要之飛安議題進行研究,並提出具體可行之建議,期能防患於未然,例如106年的研究議題就包括提升衝/偏出跑道事故調查技術、強化民航人員疲勞風險管理、工程失效模式之研判與分析,以及強化飛航資料監控技術等,這些研究成果對提升我國飛安及調查品質定能有具體貢獻。

近年來,運輸安全一直是國人關切的議題,且多模組的運安會型態是目前國際趨勢,我國鄰近的日本、韓國、新加坡都已是運安會的規模。所以,最近運安會的設置在各界蔚為話題,興起許多討論。無論未來發展如何,飛安會都會秉持一貫審慎的態度,面對調查與研究等各項任務;並與民航業者、監理機關緊密合作,共同為提升飛航安全而努力。

 

本會聯絡人:工程師 劉震苑
email:sherry@asc.gov.tw
Tel: 89127388-330 

最後異動時間 108-07-30
點閱次數 686次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