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TTSB-ASR-24-12-002


資料發布日期 113-12-26
  • facebook
  • twitter
  • line
事故名稱 1120807台灣虎航IT237於桃園國際機場落地後飛航組員短暫失能事故
改善建議編號 TTSB-ASR-24-12-002
受建議單位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
改善建議狀態 結案
改善建議內容

蒐集飛航組員於飛航過程中發生失能的相關案例,整理歸納可能原因及誘發因素,做為民航業者安全宣導與風險管理的參考。

分項執行計畫

分項執行計畫 飛航組員於飛航過程中發生失能之相關案例探討分析
主(協)辦單位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
管考狀態
已結案
具體工作內容已完成
結案日期 114年03月03日
具體工作內容01

114/2/11 交航 (一)字第1148100059號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下稱民航局)及航空醫務中心(下稱航醫中心)為促進空勤組員身心健康,提升飛航安全,每半年均定期召集國籍航空公司就相關議題進行意見交流及衛教宣導。本事件發生後,民航局即採取相關作為如下:

一、 蒐集分析失能案例,提供專業醫療協助

(一)   事件發生後,民航局即請航醫中心提供專業醫療協助,並將相關報告資料交由其進行評估分析。航醫中心並根據我國飛航組員體檢結果,針對可能失能風險的疾病(如心臟病、腦部疾病等第3類風險疾病)進行統整及分析可能發生原因。

(二)   依據航醫中心歷年統計資料,我國飛航組員失能事件主要以「血管疾病與疲勞」為主因;因此,航醫中心除於例行體檢時,強化衛教,提醒組員關注自身健康外,並提出健康改善建議,以降低血管疾病風險。

二、 持續加強高風險組員健康管控措施,降低組員失能風險

航醫中心前依民航局要求已於108年建置「醫學評估安全管理系統」,進行航空人員健康風險評估,並將體檢高風險人員名單通報民航局及航空公司,以期共同強化組員健康關懷與監控措施;並於112年7月起,更針對中、高度風險組員加強衛教,主動關懷及協助就醫,以持續追蹤健康狀況,降低失能風險。

三、 召開專題報告會議,加強失能風險管理宣導

(一) 113年12月4日民航局及航醫中心,召集國籍航空公司於例行性醫學講座會議中,請航醫中心就「民航機師值勤時失能風險管理」進行專題報告。

(二) 報告中除參據FAA(美國聯邦航空總署)與IFALPA(航空公司機師協會國際聯合會)資料,說明飛航組員在飛行中失能的定義及可能原因,包括生理性與心理性因素;並針對我國飛航組員失能事件的主因「血管疾病與疲勞」,提出預防改善建議與監控措施,供航空公司作為組員健康管理及派遣參考。

四、 持續推動組員健康風險管理與安全提升

飛航組員之身心健康狀況直接影響飛行安全。民航局除藉由航醫中心專業醫療協助,提供有效預防改善建議外,並將持續要求航空業者透過加強組員健康管理、改善操作流程及提供心理支持,全方位疲勞風險管理策略等,將可能發生組員失能及操作風險事件降至最低,以進一步保障乘客與機組人員的安全。

最後異動時間 114-03-04
點閱次數 114次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