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立榮航空公司 B7 873 班機 MD-90-30 型機 國籍登記號碼 B-17912 於花蓮機場落地滾行時客艙爆炸失火


  • facebook
  • twitter
  • Line
事故類別
客艙安全事件(CABIN)
發生時間
88-08-24
事故機型
BOEING/MD-90
發生地點
花蓮航空站/花蓮機場

事故簡介

民國88年8月24日當地時間下午12點36分,立榮航空台北飛花蓮航班873於花蓮機場21號跑道落地滾行時,客艙內部左側前段突然發出爆炸聲,隨即冒 煙起火燃燒。駕駛員將飛機剎停在跑道上(距離21號跑道端點約6,300呎處),呼叫塔台求救,並立即施放逃生滑梯,進行乘客緊急疏離程序。機身上半部全 毀,90名乘客及6名組員安全撤離。14名乘客受重傷,另14名受輕傷,受傷乘客大部分為灼傷,僅1位係遭爆炸碎片擊中受傷。一名重傷乘客於住院47天 後,因重度灼傷引發後遺症死亡。

調查發現

    與可能肇因有關
    1. 失事之飛機上確有易燃品(汽油)被裝入漂白水及柔軟精瓶内,以矽膠封住瓶口,擺進行李袋裡帶上飛機,放在置物箱中。自瓶中逸漏之汽油,揮發散布置物箱空間,與空氣混合成油氣,因飛機落地時之震動,導致接在蓄電池上之電線短路而引爆油氣燃燒。

改善建議

    致立榮航空公司
  1. 要求並訓練空勤組員確實執行逃生標準程序,如:機上協助乘客逃生之空組員就...
  2. 加強訓練公司內部緊急應變小組於航機失事時,配合航站之支援作業。
  3. 改善緊急狀況時客艙前後區之通聯方式,達成逃生指令之傳遞,如裝設緊急疏散...
    致航警局
  1. 會同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就危險物品之管理明確劃分權責。
  2. 協調民航局就「國際空運協會」編訂之「危險品處理規則」作系統性的整理,編...
  3. 更新機場安全檢查裝備,使具備偵測瓶、罐容器其內裝液體之性質。
  4. 完善規劃整體安檢人員之晉用、訓練及定期複訓計畫。統一各項訓練教材,建立...
  5. 全面評估各航站之安檢能量。
    致交通部民用航空局
  1. 訂定機場緊急應變計畫及指揮、消防、救護等原則性範圍,以為各航空站訂定作...
  2. 組織條例及辦事細則中,應明確定訂危險物品管理單位及職掌;並就危險物品之...
  3. 檢討強化各航空站消防、救護最適人力配置,以確保於緊急狀況時之需求。
  4. 航空站需提供相關訓練及資訊予支援單位,確保緊急應變時之相互配合,如各相...
  5. 檢討,改進各軍民合用機場軍民協議書中,失事及重大意外事件整體指揮、消防...
  6. 檢討並加強各航空站之航空公司緊急應變組織,確保能配合支援航站作業。

檔案下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