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0724高昇(ORIENTAL CHILAN)冷藏船高雄港觸碰事故
船舶種類
其他
事故類別
觸碰
發生時間
109-07-24
發生地點
高雄港48號碼頭
事故簡介
民國109年7月24日,一艘巴拿馬籍船名「高昇(ORIENTAL CHILAN)」冷藏船,船舶IMO編號8301723,當日12時44分進高雄港準備靠泊48號碼頭,船艏因碰觸第3至第4繫纜樁間碼頭,致水路基礎設施基樁位移損壞,未造成港區汙染,人員均安。
調查階段
調查發現
-
- 高昇觸碰碼頭之原因屬複合因素,包含:主機故障導致無法倒俥、船長與引水人資訊交換不足,及到港前準備作業不確實。
- 高昇主機故障直接原因為第4缸汽缸蓋進氣閥基座破裂,冷卻水從汽缸蓋滲入燃燒室致停俥後無法啟動;根本原因為未確實執行機艙綜合保養計畫。(1) 輪機人員未確實監控冷卻水水質,致汽缸蓋受熱不均,因熱應力影響使第4缸汽缸蓋破裂。(2) 主機第4缸汽缸蓋破裂後,冷卻水從汽缸蓋進氣閥基座裂縫滲入燃燒室,使燃燒室之燃燒及爆炸過程異常,致停俥後無法啟動。
與可能肇因有關
-
- 高昇船齡為38年,屬高風險次標準船。航港局曾於101年7月對高昇實施港口國管制檢查。直到事故前,高昇被航港局列為標準風險船舶。
- 船長與事故引水人資訊交換不充分,未妥善評估老舊船舶主機可能故障情況,不符合IMO A.960(23)號決議文之安全資訊交換建議,增加港區內領航之風險。
- 高昇未確實執行「到離港前之各項測試」,並填寫進出港檢查表,以確保相關設備於良好功能狀況下進港。
- 高昇未落實確實執行綜合保養計畫,多項保養項目未按計劃執行。
- 事故航次,駕駛臺右側俥鐘轉速指示器及舵角指示器未歸零,影響引水人有效掌握船舶狀態,易造成操船風險。
- 我國船舶風險新檢查機制(New Inspection Regime, NIR)未能與東京備忘錄同步接軌,船旗國黑名單及認可組織都未統一、未分享次標準船資訊給相關機關(構),可能影響我國港口國管制檢查的成效。
與風險有關
-
- 高昇配置16位人員,包括1名越南籍船長、1名船東代表及14名外籍船員。船長及13名船員皆持有主管機關核發之有效期限內適任證書。1名操舵之幹練水手所持適任證書過期。
- 事故發生期間,駕駛臺當值船員包含船長及2名幹練水手,分別負責操舵及控制俥鐘,另有1位船東代表,負責將引水人俥令及舵令傳達給船長及幹練水手。
- 高昇主機之冷卻水水質硬度及酸鹼值檢測未保留書面紀錄。
- 航港局南部航務中心港口國管制檢查員(Port State Control Officer,PSCO)有9人持有適任證書,船舶檢查率約2.2%,且兼辦其他業務。
其他
改善建議
- 持續強化船舶安全管理機制,包括駕駛臺作業、船舶設備維護保養及應急演練程...
致高盈貿易有限公司
- 參照IMO A.960(23)號決議文建議,落實船長與引水人之資訊交換...
致高雄港引水人辦事處